危害介紹
雖然細顆粒物隻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,但它對空氣質量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。與(yu) 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,細顆粒物粒徑小,富含大量的有毒、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、輸送距離遠,因而對人體(ti) 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。研究表明,顆粒越小對人體(ti) 健康的危害越大。細顆粒物能飄到較遠的地方,因此影響範圍較大。
細顆粒物對人體(ti) 健康的危害要更大,因為(wei) 直徑越小,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。10μm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,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。細顆粒物進入人體(ti) 到肺泡後,直接影響肺的通氣功能,使機體(ti) 容易處在缺氧狀態。
每年約210萬(wan) 人死於(yu) PM2.5等顆粒物濃度上升
據悉,201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的《環境展望5》指出,每年有70萬(wan) 人死於(yu) 因臭氧導致的呼吸係統疾病,有近200萬(wan) 的過早死亡病例與(yu) 顆粒物汙染有關(guan) 。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(PNAS)也發表了研究報告,報告中稱,人類的平均壽命因為(wei) 空氣汙染很可能已經縮短了5年半。[10]
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表明,由室外空氣汙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,平均為(wei) 每天1000人,每年有35至40萬(wan) 的人麵臨(lin) 著死亡。具體(ti) 來講,早在1997年,世界銀行就預計有5萬(wan) 中國人因為(wei) 空氣汙染而過早死亡。總體(ti) 來說,這份報告發現,中國的空氣汙染使得城市居民的壽命減少了18年。
倫(lun) 敦毒霧事件
1952年12月5日的毒霧事件是倫(lun) 敦曆*zui慘痛的時刻之一,那場毒霧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,無數倫(lun) 敦市民呼吸困難,交通癱瘓多日,數百萬(wan) 人受影響。
世界衛生組織認定PM2.5致癌
2013年10月17日,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癌症研究機構發布報告,指認大氣汙染對人類致癌,並視其為(wei) 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。然而,雖然空氣汙染作為(wei) 一個(ge) 整體(ti) 致癌因素被提出,它對人體(ti) 的傷(shang) 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幾大汙染物同時作用的結果。
傷(shang) 害器官
對顆粒的長期暴露可引發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。[11]當空氣中PM2.5的濃度長期高於(yu) 10
,就會(hui) 帶來死亡風險的上升。濃度每增加10
,總死亡風險上升4%,心肺疾病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6%,肺癌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8%。此外,PM2.5極易吸附多環芳烴等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,使致癌、致畸、致突變的機率明顯升高。
影響氣候
人們(men) 一般認為(wei) ,PM2.5隻是空氣汙染。其實,PM2.5對整體(ti) 氣候的影響可能更糟糕。PM2.5能影響成雲(yun) 和降雨過程,間接影響著氣候變化。大氣中雨水的凝結核,除了海水中的鹽分,細顆粒物PM2.5也是重要的源。有些條件下,PM2.5太多了,可能“分食"水分,使天空中的雲(yun) 滴都長不大,藍天白雲(yun) 就變得比以前更少;有些條件下,PM2.5會(hui) 增加凝結核的數量,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,時可能發生暴雨。[1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