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麽(me) 是PH?PH是拉丁文“Pondus hydrogenii”一詞的縮寫(xie) (Pondus=壓強、壓力hydrogenium=氫),用來量度物質中氫離子的活性。這一活性直接關(guan) 係到水溶液的酸性、中性和堿性。水在化學上是中性的,但不是沒有離子,即使化學純水也有微量被離解:嚴(yan) 格地講,隻有在與(yu) 水分子水合作用以前,氫核不是以自由態存在。 H2O+ H2O=H3O+ + OHˉ 由於(yu) 水全氫離子(H3O)的濃度事與(yu) 氫離子(H)濃度等同看待,上式可以簡化成下述常用的形式: H2O=H+ + OHˉ 此處正的氫離子人們(men) 在化學中表示為(wei) “H+離子”或“氫核”。水合氫核表示為(wei) “水合氫離子”。負的氫氧根離子稱為(wei) “氫氧化物離子”。 利用質量作用定律,對於(yu) 純水的離解可以找到一平衡常數加以表示: K = H3O+·OH- —————— H2O 由於(yu) 水隻有極少量被離解,因此水的克分子濃度實際為(wei) 一常數,並且有平衡常數K可求出水的離子積KW。 KW=K×H2O KW= H3O+·OH-=10-7·10-7=10mol/l(25℃) 也就是說對於(yu) 一升純水在25℃時存在10-7摩爾H3O+離子和10-7摩爾OHˉ離子。 在中性溶液中,氫離子H+和氫氧根離子OHˉ的濃度都是10-7mol/l。如: 假如有過量的氫離子H+,則溶液呈酸性。酸是能使水溶液中的氫離子H+遊離的物質。同樣,如果氫離子H+並使OHˉ離子遊離,那末溶液就是堿性的。所以,給出CH+值就足以表示溶液的特性,呈酸性堿性,為(wei) 了免於(yu) 用此克分子濃度負冥指數進行運算,生物學家澤倫(lun) 森(Soernsen)在1909年建議將此不便使用的數值用對數代替,並定義(yi) 為(wei) “pH值”。數學上定義(yi) pH值為(wei) 氫離子濃度的常用對數負值。即 因此,PH值是離子濃度以10為(wei) 底的對數的負數: 改變50m3的水的pH值,從(cong) pH2到pH3需要500L漂白劑。然而,從(cong) pH6到pH7隻需要50L的漂白劑。 測量PH值的方法很多,主要有化學分析法、試紙法、電位法。現主要介紹電位法測得PH值。 電位分析法所用的電極被稱為(wei) 原電池。原電池是一個(ge) 係統,它的作用是使化學反應能量轉成為(wei) 電能。此電池的電壓被稱為(wei) 電動勢(EMF)。此電動勢(EMF)由二個(ge) 半電池構成,其中一個(ge) 半電池稱作測量電極,它的電位與(yu) 特定的離子活度有關(guan) ,如H+;另一個(ge) 半電池為(wei) 參比半電池,通常稱作參比電極,它一般是測量溶液相通,並且與(yu) 測量儀(yi) 表相連。